【暑期“三下乡”】书香点亮镜湖童心,非遗续写文化华章——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开展“镜湖遗韵:探寻张孝祥的文学世界与龙舟非遗之旅”活动
发布时间:2025-07-09   浏览次数:10

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增强少年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弘扬,73日,安徽工程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“绿芽知护联盟”联合浴牛塘社区和镜湖区图书馆举办“镜湖遗韵:探寻张孝祥的文学世界与龙舟非遗之旅”活动。25名中小学生,由家长陪同前往图书馆,在大学生志愿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,沉浸于南宋“状元词人”张孝祥的诗词世界与南宋龙舟非遗文化的魅力,共同谱写了一曲非遗文化传承的青春赞歌。


齐心筹备,点燃文化热情


活动由浴牛塘社区主办,镜湖区图书馆协办,安徽工程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“绿芽知护联盟”志愿服务队倾情参与。筹备阶段,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密切协作,调研张孝祥文化与龙舟非遗,准备生动讲解内容与手工材料。活动开始前,志愿者负责签到、秩序维护与活动协助。

诗词引航,点燃文化热情

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以生动语言为25名中小学生讲述了南宋“状元词人”张孝祥的传奇人生,从其《念奴娇·过洞庭》的豪放词风到爱国情怀的感人故事,深深吸引了孩子们。课堂提问环节气氛热烈,孩子们争先恐后分享对张孝祥诗词的理解,志愿者们在一旁鼓励引导,点燃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学的浓厚兴趣。通过互动与分享,孩子们不仅走近了这位家乡文豪,更对镜湖的文化底蕴产生了浓厚的自豪感。

非遗体验,龙舟承载乡情

志愿者们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分发手工材料,孩子们在图片中手持“南宋龙舟”模型,认真聆听工作人员讲解龙舟文化的起源与意义。手工体验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,“绿芽知护联盟”志愿者与工作人员共同指导孩子们制作龙舟模型。孩子们在剪裁、粘贴中挥洒创意,家长们也加入亲子互动,现场欢声笑语不断。非遗文化的魅力在动手实践中得以传承,文化种子在孩子们的欢笑中生根发芽,点亮了镜湖的文化星空。


书香不断,文化薪火相传

全体参与者齐聚镜湖区图书馆,共同合影留念,定格这充满教育与文化意义的难忘时刻。这场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书香与非遗的交融中收获知识,更在社区中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。家长们纷纷点赞,表示:“这样的活动让孩子既学到了家乡历史,又感受到非遗的乐趣,太有意义了!”

镜湖遗韵:探寻张孝祥的文学世界与龙舟非遗之旅”活动以书香为媒,以非遗为桥,不仅丰富了孩子们对家乡文化的认知,更在社区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。安徽工程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“绿芽知护联盟”志愿服务队用青春行动践行暑期“三下乡”使命,为乡村振兴与文化复兴贡献力量。

(文:李瑞阳、姚李阳;图:李瑞阳、姚李阳、吴红芳;预审:秦广虎;审核:魏长顺)